(明)宗臣
數千里外,得長者時賜一書,以慰長想,即亦甚幸矣;何至更辱饋遺,則不才益將何以報焉?書中情意甚殷,即長者之不忘老父,知老父之念長者深也。
至以“上下相孚,才德稱位”語不才,則不才有深感焉。夫才德不稱,固自知之矣;至于不孚之病,則尤不才為甚。
且今之所謂孚者,何哉?日夕策馬候權者之門,門者故不入,則甘言媚婦人狀,袖金以私之。即門者持刺入,而主人又不即出見;立廄中仆馬之間,惡氣襲衣袖,即饑寒毒熱不可忍,不去也。抵暮,則前所受贈金者,出報客曰:“相公倦,謝客矣!客請明日來!”即明日,又不敢不來。夜披衣坐,聞雞鳴,即起盥櫛,走馬抵門;門者怒曰:“為誰?”則曰:“昨日之客來?!眲t又怒曰:“何客之勤也?豈有相公此時出見客乎?”客心恥之,強忍而與言曰:“亡奈何矣,姑容我入!”門者又得所贈金,則起而入之;又立向所立廄中。幸主者出,南面召見,則驚走匍匐階下。主者曰:“進!”則再拜,故遲不起;起則上所上壽金。主者故不受,則固請。主者故固不受,則又固請,然后命吏納之。則又再拜,又故遲不起;起則五六揖始出。出揖門者曰:“官人幸顧我,他日來,幸無阻我也!”門者答揖。大喜奔出,馬上遇所交識,即揚鞭語曰:“適自相公家來,相公厚我,厚我!”且虛言狀。即所交識,亦心畏相公厚之矣。相公又稍稍語人曰:“某也賢!某也賢!”聞者亦心許交贊之。此世所謂上下相孚也,長者謂仆能之乎?
前所謂灌門者,自歲時伏臘,一刺之外,即經年不往也。閑道經其門,則亦掩耳閉目,躍馬疾走過之,若有所追逐者,斯則仆之褊衷,以此長不見怡于長吏,仆則愈益不顧也。每大言曰:“人生有命,吾惟有命,吾惟守分而已?!遍L者聞之,得無厭其為迂乎?
鄉園多故,不能不動客子之愁。至于長者之抱才而困,則又令我愴然有感。天之與先生者甚厚,亡論長者不欲輕棄之,即天意亦不欲長者之輕棄之也。幸寧心哉!
——選自《四庫全書》本《宗子相集》
譯文:
在數千里以外,時常得到您老人家的來信,安慰我的長久想念,這已經十分幸運了。竟然還承蒙您贈送禮物,那么我更要用什么來報答呢?您在信中表達的情意十分懇切,說明您沒有忘記我的老父親,從而也可以知道老父親是很深切地想念您老人家的。
至于信中以“上下要互相信任,才能和品德要與職位相符合”的話教導我,正是我所親切感受到的。我的才能和品德與職位不相符,本來我就知道的。至于不能做到上下相互信任的弊病,在我的身上表現得更厲害。
且看當今社會上所說的上下信任是怎么一回事呢?當他從早到晚騎馬去權貴人家的門口恭候的時候,守門的人故意為難不肯讓他進去,他就用甜言媚語裝作婦人的姿態,把袖里藏著的金錢偷偷地塞給守門人。守門人拿著名帖進去之后,而主人又不立即出來接見,他就站在馬棚里,與仆人和馬匹相處,臭氣熏著衣服,即使是饑餓寒冷或悶熱得無法忍受,也不肯離去。一直到傍晚,那個先前曾經接受金錢的守門人出來對他說:“相公疲勞了,謝絕會客,客人請明天再來吧?!钡搅说诙?,他又不敢不來。晚上他披衣坐等,一聽到雞叫就起來洗臉梳頭,騎著馬跑到相府門口,守門人發怒地說:“是誰?”他便回答說:“昨天的客人又來了?!笔亻T人又怒氣沖沖地說:“你這個客人倒來得這樣勤!難道相公能在這個時候出來會客嗎?”客人心里感到受恥辱,只有勉強忍耐著對守門人說:“沒有辦法啦!姑且讓我進去吧!”守門人再次得到他送的一筆錢,才起身放他進去。他又站在原來站過的馬棚里。幸好主人出來了,在客廳上朝南坐著,召他進去見面,他就慌慌張張地跑上去,拜伏在臺階下。主人說:“進來!”他便拜了又拜,故意遲遲不起來,起來后就獻上進見的金銀。主人故意不接受,他就一再請求收下;主人故意堅決不接受,他就再三請求。然后主人叫手下人把東西收起來,他便拜了又拜,故意遲遲不起,起來后又作了五六個揖才出來。出來他就對守門人作揖說:“多虧老爺關照我!下次再來,希望不要阻攔我?!笔亻T人向他回禮,他就十分高興地跑出來。他騎在馬上碰到相識的朋友,就揚起馬鞭得意洋洋地對人說:“我剛從相府出來,相公待我很好,很好!”并且虛假地敘述受到接待的情況。因此與他相識的朋友,也從心里敬畏他能得到相公的優待。相公又偶爾對別人說:“某人好,某人好?!甭牭竭@些話的人也都在心里盤算著并且一齊稱贊他。這就是所說的上下信任,您老人家說我能這樣做嗎?
對于前面所說的權貴人家,我除了過年過節例如伏日、臘日投一個名帖外,就整年不去。有時經過他的門前,我也是捂著耳朵,閉著眼睛,鞭策著馬匹飛快地跑過去,就像后面有人追逐似的。這就是我狹隘的心懷,因此經常不受長官歡迎,而我則更加不顧這一切了。我常常發表高談闊論:“人生遭際都是由命運決定的,我只是守自己的本分罷了!”您老人家聽了我的這番話,或許不會嫌我過于迂闊吧!
家鄉多次遭遇災禍,不能不觸動旅居在外的人的愁思。至于您老人家的懷才不遇,也使我心情悲傷而有所感觸。上天賦予您的才德是很優厚的,不要說您老人家不愿輕易拋棄它,就是天意也不愿讓您輕易地拋棄啊。希望您安心等待吧!
作者介紹:
宗臣(1525-1560),字子相,明代詩文家。江蘇興化人,嘉靖二十九年(1550年)進士,授刑部主事,改吏部考功司主事,晉吏部稽勛司員外郎。因得罪嚴嵩,外調為福建參議,以御倭有功,擢福建提學副使,卒于官。為“后七子”之一,他的散文較少模擬堆砌,較暢達流利。著有《宗子相集》等。